一、消防控制室控制设备都应有什么功能?
1、控制消防水泵的 启动、停止,并应该显示其工作状态
2、消防水泵、防烟、和排烟风机的启、停、除自动控制外,还应该能手动直接控制。
3、显示火灾报警、故障部位;
4、显示系统供电电源的工作状态
二、如何提高学习效能?
制订学习计划
1、全面分析,正确认识自己。
准确找出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以便明确自己学习的特点、发展的方向,发现自己在学习中可以发挥的最佳才能。
2、结合实际,确定目标。
订计划时,不要脱离学习的实际,目标不能定得太高或过低,要依据:(1)知识、能力的实际;(2)“缺欠”的实际;(3)时间的实际;(4)教学进度的实际,确定目标,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达到为宜。
3、长计划,短安排。
要在时间上确定学习的远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近期目标。在内容上确定各门功课和各项学习活动的具体目标。学习目标可分为:(1)掌握知识目标;(2)培养能力目标;(3)掌握方法目标;(4)达到成绩(分数)目标。
长计划是指明确学习目标,确定学习的内容、专题,大致规划投入的时间;短安排是指具体的行动计划,即每周每天的具体安排和行动落实。
4、突出重点,不要平均使用力量。
所谓重点:一是指自己学习中的弱科或成绩不理想的课程或某些薄弱点;二是指知识体系中的重点内容。订计划时,一定要集中时间,集中精力保证重点。
5、计划要全面,还要与班级计划相配合。
计划里除了有学习的时间外,还要有进行社会工作、为集体服务的时间;有保证睡眠的时间;有文体活动的时间。时间安排上不能和班级、家庭的正常活动、生活相冲突。
6、安排好常规学习时间和自由学习时间。
常规学习时间(即基本学习时间):指的是用来完成老师当天布置的学习任务,“消化”当天所学知识的时间。
自由学习时间:指的是完成了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之后,所剩下的归自己支配的学习时间。在自由学习时间内一般可做两件事:补课和提高。补课是指弥补自己学习上的缺欠;提高是指深入钻研,发展自己的学习优势或特长。不管是补课还是提高,最好要围绕一个专题进行,这样做,学习比较容易见效果。
自由学习时间内所取得的学习效果,对改变学习现状具有重大的作用,因此这一时间的安排,应当成为制订学习计划的重点之一。
7、脑体结合,学习和其他活动应合理安排。
在安排计划时,不要长时间地从事单一活动。(1)学习和体育活动要交替安排。比如,学习了一下午,就应当去锻炼一会儿,再回来学习;(2)安排科目时,文科、理科的学习要错开,相近的学习内容不要集中在一起学习;(3)同一学科的材料,用不同的方法学习。
8、提高学习时间的利用率
时间是宝贵的,自觉提高时间利用效率,是每个中学生学习上进行自我修养的重要内容。(1)早晨或晚上,一天学习的开头和结尾时间,可安排着重记忆的科目,如英语科等;(2)心情比较愉快,注意力比较集中,时间较完整时,可安排比较枯燥的内容或自己不太喜欢的科目;(3)零星的或注意力不易集中的时间,可安排学习自己最感兴趣的学科或做习题。这样可以提高时间的利用率。
9、计划要留有余地。
10、注意效果,定期检查,及时调整。
检查内容:(1)计划中的学习任务是否完成?(2)是否基本按计划去做?(3)学习效果如何?(4)总结得失,找出偏差,分析原因,以利改进。从而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自我激励、自我调整,,
三、vlan在交换机上的具体实现方法分别有哪些
1、基于端口划分的VLAN;
2、基于MAC地址划分VLAN;
3、基于网络层协议划分VLAN;
4、按策略划分VLAN;
5、按用户定义、非用户授权划分VLAN;
6、根据IP组播划分VLAN。
四、软件质量评价的标准是什么
我们把影响软件质量的因素分成三组,分别反映用户在使用软件产品时的三种不同倾向或观点。这三种倾向是:产品运行、产品修改和产品转移。信息系统作为一个产品,也可以参照这三种倾向来定义。 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步骤实施全面质量控制: 1.实行工程化开发 “信息系统开发方法”一词的广义理解是“探索复杂系统开发过程的秩序”;狭义理解是“一组为信息系统开发起工具作用的规程”,按这些规程工作,可以较合理地达到目标。规程由一系列活动组成,形成方法体系。信息系统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建立严格的工程控制方法,要求开发组的每一个人都要遵守工程规范。 2.实行阶段性冻结与改动控制 信息系统具有生命周期,这就为我们划分项目阶段提供了参考。一个大项目可分成若干阶段,每个阶段有自已的任务和成果。这样一方面便于管理和控制工程进度,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开发人员和用户的信心。 在每个阶段末要“冻结”部分成果,作为下一阶段开发的基础。冻结之后不是不能修改,而是其修改要经过一定的审批程序,并且涉及到项目计划的调整。 3.实行里程碑式的审查与版本控制 里程碑式审查就是在信息系统生命周期每个阶段结束之前,都正式使用结束标准对该阶段的冻结成果进行严格的技术审查,如果发现问题,就可以及时在阶段内解决。版本控制是保证项目小组顺利工作的重要技术。版本控制的含义是通过给文档和程序文件编上版本号,记录每次的修改信息,使项目组的所有成员都了解文档和程序的修改过程。广义的版本控制技术称为软件配制管理,并已有功能完善的软件工具支持,如PVCS和Microsoft Visual SourceSafe。 4.实行面向用户参与的原型演化 在每个阶段的后期,快速建立反映该阶段成果的原型系统,通过原型系统与用户交互,及时得到反馈信息,验证该阶段的成果并及时纠正错误,这一技术被称为“原型演化”。原型演化技术需要先进的CASE工具的支持。 5. 尽量采用面向对象和基于构件的方法 面向对象的方法强调类、封装和继承,能提高软件的可重用性,将错误和缺憾局部化,同时还有利于用户的参与,这些对提高信息系统的质量都大有好处。 基于构件的开发又被称为“即插即用编程”方法,是从计算机硬件设计中吸收过来的优秀方法。这种编程方法是将编制好的“构件”插入已做好的框架中,从而形成一个大型软件。构件是可重用的软件部分,构件既可以自己开发,也可以使用其他项目的开发成果,或者直接向软件供应商购买。当我们发现某个构件不符合要求时,可对其进行修改而不会影响其他构件,也不会影响系统功能的实现和测试,就好像整修一座大楼中的某个房间,不会影响其他房间的使用。 6.全面测试 要采用适当的手段,对系统调查、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实现和文档进行全面测试。 7.引入外部监理与审计 要重视信息系统的项目管理,特别是项目人力资源的管理,因为项目成员的素质和能力以及积极性是项目成败的关键。同时还要重视第三方的监理和审计的引入,通过第三方的审查和监督来确保项目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