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月
01
2025
0

《弟子规》读后感

一、《弟子规》读后感

弟子规有感 自从读了《弟子规》以后我知道人生需要考虑的还有很多很多,演戏很容易,做人却很难,戏可以演过无数次,人生的机会却只有一次;世上好演的是戏,难做的是人;戏是虚构的,人却是真实的;戏进而演的是人生,人生就像一场戏,心灵美好的人,梦也一定是美好的,真心的梦幻,绝不是虚幻)人活一口气,要活得有志气——为喘气而活,仅活着而已;活得有志气,死得也美丽。昨天是曾经,是过去,今天是面临,是现实,不要在昨天里沉媚,应该在今天中开创! 在学生主修的第四课“信”,我知道了能实践诺言,便是守信;不能实践诺言,无论是出自不得已,还是故意食言,都违反了做人的基本要求和处世的基本原则。母亲履行的责任像奏多情的细雨,润物细无声;父亲实践的责任像冬天狂舞的雪,寒面净心田。同学们,父母永远的付出,不曾为回报等待,一心守候,只为子女成材。我们学了“入则孝”以后,心里面要念念不忘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念念都要照顾到父母。我们能以这样的心去做,就是善事父母,这就是做人的根本。百善孝为先。 《弟子规》里面的内容还有很多很多,需你自己去细细品味。 生活似酒,人生像画,岁月如歌。或许正是由于人生中有许多酸甜苦辣,才会使快乐的滋味更加甜蜜。

二、怎么写学习体会和心得?

暖暖的阳光温柔地洒落,泡一壶香茗,在丝丝缕缕的清新中轻轻的让书面舒展,轻抚上面的文字,让一个个跳动的音韵把我导向各处的恩许之地,一种难以名状的舒坦就在我的心中飘散开来。 “读书就好比隐身‘串门’”,杨绛如是说。阅读的确让我走到了不少人的家中。我与岳飞握着双手,一同喊出了“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豪言壮语。我轻拍着伤痛欲绝的柳永,和他一同走过了“杨柳岸晓风残月”。才在西域边塞见识了葡萄美酒夜光杯,又在青旗之下笑沽梨花酒。我与五湖四海的友人畅谈心声,共同举杯欢笑。渐渐的,我醉倒在了诗山词水之中,开始慢慢地与书化而为一,正是沉醉不知归路。

既是不知归,也就不必归去,在阅读里进行一番探险,别有一般风味。辛巴达带领我拜谒了所罗门的神殿,绕过巨蟒盘桓的山谷,穿过巨鲸出没的世界尽头;凡尔纳却又把我装在潜水艇中航行了两万里带到了神秘岛;在康桥的柔波中,我看到了忧郁的小王子正在拼命地追问着问题。我从无数巨人的胯下走过,无数的小人又从我胯下走过。呵,多么奇妙的旅程。阅读把神奇与惊喜一一领到我身边,让我和他们结伴而行。

走着走着,一位名叫知识的老者也加入了我们的队列。他身上闪耀着智慧光芒透过我的眼睛,仿佛点亮了心中的明灯。我了解到壮丽的巨塔也会倾斜,不败的钢铁也会沉没;有人为了一个圆用身体挡住了利刃,也有人为了一袋铜币而将生命钉在了十字架上。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就像鸟儿在天空中自由地滑翔。思想的速度一被放开,就连光也跑得没有它快;但是阅读与书籍就像一个最完美的黑洞,总能把思维引向它,在它里面积蓄着,准备一次最壮丽的爆发。八千里路的云与月,全部在阅读中走进了我心灵的深处。

蓦然抬首,阳光依然微笑着迎面而来,我轻轻地抚摸着书上那一个个小蝌蚪,那一个个美妙的小精灵,在袅袅茶香中回味着阅读的经历,让享受与我合二为一。

三、作文:我和学校一起成长(记叙文)600字以上

我和学校一起成长

2003年五月,我走出大学校门,走进成都石室外语学校。在这个学校里,我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这里有领导严格的训导,有长辈细心的呵护,有姐妹兄弟的纯纯情谊,有师傅前辈的谆谆教诲。学校为年轻教师的培养和发展倾尽心力,赛课,评课,开讲座,结对子,办培训班,集体备课,跟踪听课……年轻的我们缺乏社会阅历,缺乏教学经验,但是我们不缺热情和干劲,不缺浪漫和信心。有这么好的成长环境,有学校领导和前辈们的真切关怀,我们怎能不全心投入,加倍努力?

教研组和备课组是我立足三尺讲台的力量源泉,组内老师资源共享,成绩共创,常常是在老师们热烈的讨论、激烈的争辩或细致的研究甚至简单的交谈中,教学难题被一一化解,在浓厚而自由的教研氛围里我被带入了语文教学的奇妙世界。

值得夸赞的是我们的学校藏龙卧虎,有不少的特级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他们的课堂全部对外开放。这对于我来说无疑是一个宝藏,我一边精心打理自己的教学工作,一边兴奋而贪婪地奔走于各个教室之间,不愿意放过任何一个向资深教师学习的机会,特别是从2003到2007四年间,我跟随语文特级教师陈文汉老师学习,跟踪听完了所有高中语文课程,这让我的业务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

学校非常重视我们和外界的信息交流,实行“走出去,请进来”的特别政策,提供一切便利条件和机会让我们可以和其他学校老师频繁往来,互通有无。这种活跃开放的学习交流让我能准确把握先进的教学理论,培养了我灵活敏锐的教学思维,使我的教学活动变得更为成熟有效。

我们的学校有一整套完整、具体、细致的教学常规制度,教务处的强力执行锻炼出我们严谨求实的教学作风,尤其是要求我们课后写教学反思,希望我们能将教学过程中的每一次得失凝聚成智慧,铸就我们成长的基石。我小心地收集着这些宝贵的实践经验,认真思考着适合我的教学方法,并由前辈引导将思考所得写成一篇篇论文,参加区、市比赛,竟然多次获奖,这大大增强了我的勇气,使我在讲台上更加自信从容。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将我送上一个新的台阶,我很快成为学科业务骨干。

2006年6月,我们的教师团队不负众望,以优异的成绩送出了学校的第一届毕业生,为学校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三年努力所得的果实让我欣喜不已,可更令我感动的是学校领导毫不吝啬地对我这个初出茅庐的年轻教师给予了充分的信任和肯定,大胆放手,派我连续接任2008、2009届初中毕业班。我最初的惶恐很快被喜悦代替,因为前辈们的细心指导和学生们的乖巧懂事帮助我把巨大的压力化为了无限动力,实战中考的经验也为我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我在挑战和磨练中,在呵护与关注下茁壮成长起来。

2008年9月,学校破格提拔任命我为语文教研组组长,使我有了更多提高和展示自我的机会,给了我一个更好更广阔的成长空间。2009年2月,我顺利晋级,成为一级教师,我开始了事业生命的下一个五年计划,我期待着用努力去争取更大的成绩,用成绩回报培养我成才的学校。我深切地感受到我们的学校是青年教师成长的乐土,在这片幸运扎根的土地上,我们肆意地汲取着充足的营养,生长并开花、结果。

寒来暑往,春去秋至,六年的时间不算很长,但我们和学校一起,健康快乐而又骄傲地成长了。如今的成都石室外语学校佳木成荫,好鸟相鸣,古朴典雅的欧式建筑楼群矗立其间,精致独特的艺术石雕点缀当中。以陈代军董事长潜心研究提出的“协同教育”这一适应社会发展的全新教育理念为指导,学校在各个方面均取得优异成绩,社会影响力与日俱增。务实肯干的学校领导带领我们开拓着新的成功发展之路。我们当年的青涩已经变得成熟,青春的事业仍然在这里延续,我们期待着在学校这方神圣的土地上开出更艳丽的花朵,结出更丰硕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