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进出口信贷政策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进出口信贷政策
进出口信贷政策是有效地发挥进出口信贷对进出口贸易的促进作用的指南与保证。我国进出口信贷政策的基本内容是:积极支持有信誉的国有进出口企业发展有效益、有市场的进出口业务;支持国有大中型企业、企业集团的发展;支持外贸企业推行代理制;严禁对盲目竞争、没有效益、挪用银行资金的企业贷款;支持国家重点建设企业技术进步;支持机电产品、成套设备出口;支持高利税、高创汇、高销售额的外商投资企业;支持效益好、产业结构合理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二、七大新兴战略产业分别是什么?
七大新兴产业,指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及中央和地方的配套支持政策确定的7个领域(23个重点方向),“新七领域”为“节能环保、新兴信息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新材料”。标志着新兴战略产业框架已成定局。
“节能环保”中,将重点突破高效节能、先进环保、循环利用;
“新兴信息产业”将聚焦下一代通信网络、物联网、三网融合、新型平板显示、高性能集成电路和高端软件;
“生物产业”将主要面向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
“新能源”中,核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将领衔;
“新能源汽车”,主要发展方向确定为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
“高端装备制造业”领域,提出了重点发展航空航天、海洋工程装备和高端智能装备;
“新材料”中分列了特种功能和高性能复合材料两项。
新兴产业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就是新技术产业化形成的产业。新技术一开始,属于一种知识形态,在发展过程中其成果逐步产业化,最后形成一种产业。比如说生物工程技术在五六十年代或者说在更早的时候,它只是一项技术,那么现在成为生物工程产业,让这些成果服务于社会。在美国,生物工程产业被誉为一个非常有前景的新兴产业。同样,IT产业,由于数字技术的发展,也被认为是一个新的朝阳行业。
第二,就是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形成新产业。比如说,几百年前,当时用蒸汽机技术改造手工纺机,形成纺织行业,使得整个纺织行业产生了飞速发展。纺织行业相对来讲,在当时就是新兴产业。现在新技术改造传统行业,比如改造钢铁行业,就成了新材料产业,生产复合材料以及抗酸、抗碱、耐磨、柔韧性好的新兴材料。同样,用新技术改造传统的商业,变成现在的物流产业。这些产业改造的核心,使经济效益比传统产业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第三,是对人们原来认为是社会公益事业的行业进行产业化运作。在这个方面,人们有很多工作需要去做。在国外,传媒业是一个重要的行业,是近二十年来产生百万富翁最多的一个行业。而人们把传媒当作事业来看待,是贴钱的。如人们的电影产业,人们有几十家电影厂,人们在不断地贴钱、不断地拨款。而美国,就一个好莱坞,通过几个大的传媒公司来做,每年是赚几十亿上百亿美元的利润。教育产业,人们一直也是不断拨款的,正是由于事业化的运作使得本来非常有潜力的产业没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人们没有把教育产业,特别是高等教育———非义务教育这一块当作产业来运作。
因而我们非但不能使教育产业作为国家创造财富的一个来源,反而使其成为一个需要不断拨款、不断消耗宝贵财富的单位。这种运作方式实际上是在消耗社会的财富,而不能创造社会财富,使学校出现很多问题,脑体倒挂,使许多人上不了大学,得不到很好的教育。经济的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所以说,当前发展新兴产业是有重要意义的。
三、要承接产业转移,该地区需要改进什么?
一是重点承接沿海的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包括高端制造业和电子信息产业等,特别要吸引研发营销和服务等环节到“两型社会”改革试验区。服务外包的承接转移也将是的重点承接产业。
二是在招商选资阶段,对项目开发涉及的国家产业政策、用地需求、投资强度、环境污染等进行综合的评审。招商洽谈之后要进入“两型社会”改革试验区的项目,必须由国土、环保、发改委等十几个部门联合会审,只有严格符合国家政策、符合产业规划的项目才能进入签约程序。
三是整合招商资源,建立平台共建、资源共享的招商机制,避免各自为政、主题重复、无序竞争。
四是出台行政程序规定,开通政府英文门户网站,努力营造公开、透明、可预期的投资环境,并规划建设外语学校、外商社区等,为外来投资者营造一个安商、亲商、护商的人文环境。
另外现代区域产业转移不是仅仅以地理区位为条件的,而是更依赖于城市化基础上形成的区域经济互补。即首先要求接受产业转移的地区在城市化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一个统一的经济区域,而不是一个只在行政上统一,经济上联系不密切的区域。只有这样,产业转移在空间上才可能是自由选择的,才有可能最大限度规避地域风险;其次,要求接受产业转移区域和转移产业区域在经济上能够形成互补关系,产业转移才能实现利润最大化。
四、创业带头人的优惠条件有哪些
一下是以前的文件,新文件请参照今年的10号文件
为了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鼓励和促进杨浦区微小型企业和非正规劳动组织的发展,拓展就业渠道,实现就业的倍增效应,要通过抓住区域经济发展的机遇,充分调动和发挥社会力量培育和扶持一批创业带头人,产生一批带动就业的创业成果。经研究,提出以下试行意见:
一、经市、区劳动保障部门确认为创业成功的商业、服务业和生产加工型的劳动密集型项目,吸纳本区失业、下岗协保人员在20人(含)以上,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或劳动协议,办理用工登记备案手续和缴纳社会保险的企业或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由区促进就业资金给予一次性开办费补贴2万元。
二、当年新创办的劳动密集型微小型企业或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可以优先获得开业资金、流动资金、购置(租赁)设备和购置(租赁)生产经营用房的贷款担保。
三、有志进行创业的本区失业、下岗协保人员可免费获得创业培训,对成功创业的带头人可免费参加业主提高班。
四、鼓励当年创业成功的各类微小企业或非正规劳动组织,积极安置本区劳动力,对达到吸纳一定比例本区失业、下岗协保人员的,可以享受60%—80%的贷款贴息。
五、申办为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的创业项目,可享受3年免交地方性税费和缴纳社会保险优惠等扶持政策;
当年新办的微小型企业创业项目,符合服务型、商贸型和劳动服务企业条件的,按规定享受税收减免优惠。
六、社会各类机构和社会自然人自主开发、经认定符合劳动密集型的创业项目,并扶持创业带头人开业成功,由政府以购买创业成果的方式给予一次性奖励。
七、区开业指导中心和各街道、镇劳动保障事务所要积极扶持和帮助创业带头人,并提供热情的服务和指导。对申办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的创业项目,可免交所有申办手续费。
八、要求享受以上各项优惠政策的创业带头人,应在获得生产经营许可后,向区开业指导服务中心提出申请备案。成功开业六个月后提交相关证明和材料,通过监理和评估,符合条件的微小型企业或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由区促进就业专项资金拨付各项经费。
九、本意见由区开业指导服务中心负责解释。
十、本意见自2004年3月1日起试行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