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月
27
2025
0

法律的产生和发展的时间?

一、法律的产生和发展的时间?

一、奴隶制时期的法律

中国的法律制度伴随着中国文明的发展绵延数千年。而中国最早期的法律制度出现在中国的奴隶制社会时期,也就是夏、商、西周朝的统治时期。随着原始人类逐渐从个体生活转变为集群生活,形成一个个氏族部落。氏族居民在日常生产活动中就免不了会出现一些摩擦,这就需要一些规章条例来规范各居民的行为。于是氏族的首领就开始制定规章和制度来约束其氏民,这就是中国早期法律制度的萌芽。

(一)夏代的法律

夏朝是在公元前21年由夏启创立,前后持续了约500年的时间。是史料记载的中国的第一个以世袭作为传位方式的国家。夏朝建立后,出于稳定民众,巩固统治的需要,夏王以天的名义制定了禹刑来规范民众的行为。然而受到当时思想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限制,禹刑大多集中在刑法方面,旨在通过严酷的刑罚来使民众服从统治。这体现了其局限性,但对中国的早期法律制度建设来说,仍是一个不小的突破。

(二)商代的法律

商朝出现于公元前16世纪左右,是夏朝之后的中国的第二个国家。商朝的法律可以说是夏朝法律的传承,其基本继承了夏朝法律的特点。其在夏朝依照天意进行刑罚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其刑法制度。据商周出土的甲骨文中记载,商代的刑法制度已经相当完善。但其过于严苛的刑法造成了民众的强烈不满,农民起义的呼声此起彼伏,最终导致了王朝的覆灭。

(三)西周的法律

西周于公元前1046年成立。在法律上,其在夏、商法律制度的基础上创立了吕刑。吸取夏商朝的教训,西周不断完善其法律制度。其刑罚虽严格确有理有据,还能根据实际情况区别惩罚。从法律上看,西周的法律制度可以说是中国早期法制的结晶,其对中国之后的法律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封建制时期的法律

春秋时期开始,奴隶制社会开始瓦解,中国的法律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律

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西周王朝瓦解,中国开始从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过渡。为了加强自身实力,各诸侯国纷纷进行变法改革。如秦国商鞅变法和魏国李悝变法等。其法律规定的内容突破了之前法律的局限,除了刑法,在农业、手工业等各个领域都有涉猎。

(二)秦汉时期的法律

秦汉时期中国统一,经济和科技不断发展。秦王听取法家的建议,以法治国,有着完备的法律制度和刑罚体系。汉代则由汉武帝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强调外儒内法。既制定完备的刑法制度也强调通过儒学来教育感化民众。这有利于安抚民众,巩固其统治,为汉唐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法律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社会动荡不安。但法律制度在这一时期仍取得了不小的发展,八议、重罪十条等法律条例集中体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法律理论的发展和立法技术的提高。这为隋唐时期法律的成熟打下了坚实基础。

(四)隋唐时期的法律

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的鼎盛时期,无论是经济政治,还是法律军事都达到了中国古代的顶峰。隋唐时期统治者在吸收前朝法制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法制改革,不断完善其法律制度。

(五)宋元明清时期的法律

宋元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专制时期,其专制在法律制度上也得以体现。宋朝制了严格的市井制度,严密控制商品流动。元朝是异族统治,其法律的最大特点就是不平等性,歧视汉族的民众。明清时期封建专制达到顶峰,统治者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法律制度来束缚人们的思想,从而巩固自己的封建统治。这些法律虽满足了其巩固统治的需要,但严重遏制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三、近现代时期的法律

(一)清末变法修律

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接受了马关条约。从此之后中国丧失了独立的领土主权,成为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国家的危亡使得一些有识之士挺身而出,提出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法律成果。通过对西方法律学说的学习和引进,促进了我国法律制度向近代化发展。

(二)中华民国时期的法律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成立。南京临时国民政府以外国三权分立的先进法律思想为中心,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尽管其中的内容有些没有被真正实行,但其从法律的角度上废除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仍是很大的进步。

四、新中国成立后的法律

(一)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法律

1949年到1956年是中国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国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作为临时宪法,规定我国的国旗国歌等,为我国之后的法律建设打下了基础。1954年,国民政府颁布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其明确规定了我国人民民主的国家性质及其他重要的规章制度。保障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有序进行。

(二)社会主义时期的法律

1956年后至今是中国的社会主义时期。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领导人吸取文化大革命的教训,高度重视我国的法治建设,确立了法律的权威。1982年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从法律条文上明确了规定任何人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保障了法律的顺利实施。在党的十六大上,胡锦涛同志提出将依法治国同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充分结合

二、法律的产生与发展?

法律的起源、发展

有神创说、暴力说、契约说、发展说、合理管理说等。马克思主义认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国家的出现而产生。

法律的发展史出现过带有剥削阶级类型的奴隶制法、封建制法、资本主义社会的法(私有制类型法律)、非剥削级类型的社会主义的法(公有制类型法律)。

三、法律产生和发展的决定因素?

(1)法不是从来就有的,法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而产生的,法的产生经历了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

(2)在原始社会,社会组织的形态经历了原始群、母系氏族、父系氏族的发展,调整社会关系的规范是道德规范、宗教规范和习惯,它们与阶级社会的法是根本不同的。

(3)在原始社会后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产生、阶级的分化和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法产生的根源有以下三个:

(1)经济根源:私有制的产生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2)阶级根源:阶级的产生。

(3)社会根源:社会的发展。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导致原始社会既有的社会规范无法适应社会冲突,为了维护新的社会秩序,国家产生了,法也产生了

四、法律的产生与发展是什么?

有神创说、暴力说、契约说、发展说、合理管理说等。马克思主义认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国家的出现而产生。

法律的发展史出现过带有剥削阶级类型的奴隶制法、封建制法、资本主义社会的法(私有制类型法律)、非剥削级类型的社会主义的法(公有制类型法律)。

五、互联网咖啡的产生与发展?

消费能力的提升、咖啡文化的普及、技术和支付等基础设施的便利性,加速了咖啡消费的进程。随着“互联网+”概念的渗入,“线上消费”、“办公室咖啡馆”、“便利店咖啡”、“新零售咖啡”等新创新消费方式受到市场关注。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咖啡新兴消费国之一,咖啡消费量12年间增长近500%。2019年我国未烤焙咖啡的进口量、进口额双双增长。咖啡品种与消费方式呈现多样化趋势,咖啡市场的巨大潜力吸引了饮料巨头、乳制品巨头纷纷“跨界”咖啡市场,行业竞争日趋激烈。

六、互联网的产生和发展,7个时间段?

1. 批处理(20世纪50年代)

Batch Processing,是指实现将用户程序和数据装入卡带或磁带,并由计算机按照一定的顺序读取,使用户所要执行的这些程序和数据能够一并批量得到处理的方式。

2. 分时系统(20世纪60年代)

Time Sharing System, 指多个终端与同一个计算机连接,允许多个用户同时使用一台计算机系统。

3. 计算机间的通讯(20世纪70年代)

计算机间通讯提高了计算机的可用性,人们不再局限于一台计算机进行处理,而是逐渐使用多台计算机实现分布式处理。最终一并得到返回结果。

4. 计算机网络的产生(20世纪80年代)

能够互连多种计算机网络。

5. 互联网的普及(20世纪90年代)

6. 以互联网为技术中心的时代(2000年)

7. 从“单纯建立连接”到“安全建立连接”(2010年)

七、产生和发展以来主要有哪些法律类型?

产生和发展以来的法律类型主要有:宪法、民法和集权法等。

八、Internet的产生和发展?

internet表示的意思是互联网,又称网际网络,根据音译也被叫做因特网(Internet)、英特网,是网络与网络之间所串连成的庞大网络。这些网络以一组通用的协议相连,形成逻辑上的单一且巨大的全球化网络,在这个网络中有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各种不同的连接链路、种类繁多的服务器和数不尽的计算机、终端。使用互联网可以将信息瞬间发送到千里之外的人手中,它是信息社会的基础。

因特网始于1969年的美国。是美军在ARPA(阿帕网,美国国防部研究计划署)制定的协定下,首先用于军事连接,后将美国西南部的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斯坦福大学研究学院、UCSB(加利福尼亚大学)和犹他州大学的四台主要的计算机连接起来。这个协定由剑桥大学的BBN和MA执行,在1969年12月开始联机。

另一个推动 internet发展的广域网是NSF网,它最初是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资助建设的,目的是连接全美的5个超级计算机中心,供100多所美国大学共享它们的资源。NSF网也采用TCP/IP协议,且与internet 相连。

ARPA网和NSF网最初都是为科研服务的,其主要目的为用户提供共享大型主机的宝贵资源。随着接入主机数量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把internet作为通信和交流的工具。一些公司还陆续在internet上开展了商业活动。随着internet的商业化,其在通信、信息检索、客户服务等方面的巨大潜力被挖掘出来,使internet有了质的飞跃,并最终走向全球。

九、简述技术因素对互联网金融产生和发展的影响?

技术层面的突破使的互联网金融的长足发展成为可能,正式以互联网好额信息通信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比如说、大数据、云计算、社交网络、搜索引擎、移动支付)的不断完善,促进了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和发展。

一、大数据

大数据(big data),或称为巨量资料妹纸的是所涉及的资料量规模巨大到无法通过目前主流软件工具,在合理的时间内达到抓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帮助企业经营决策更积极目的的资讯。这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

大数据的分析方案在大数据领域就是闲的尤为重要。大数据不但是数据规模大,最重要的是对大数据进行分析-只有通过分析才能获取有的价值信息。

大数据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意义,包含经营层面和监管层面的促进,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一个较大障碍是社会征信系统不健全。很多互联网金融平台不能直接与中国人民银行的征信系统对接,直接制约了P2P网贷平台的信用评估、贷款定价和风险管理。而且,中国人民银行的征信系统的覆盖面较窄,不能满足大部分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发展需要,在金融领域,越来越多的机构正字啊充分的运用大数据分析;大数据的运用将成为未来的竞争和增长的基础。

二、云计算

大数据与云计算(Cloud Computng)的关系就像一枚硬币的正反面,如前所述,大数据技术的战略意义不存在于积累庞大的数据信息,而在于对数据进行专所述,大数据技术战略意义不在于积累庞大的数据信息,而在于对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借助先进的工具挖掘分析数据,对用户的行为模式进行提炼和分析,为公司发现新的商机、拓展业务等方面带来新思路,换言之,如果把大数据比作一种产业,那么这种长夜实现盈利的关键,在于提高对数据的“加工能力”通过“加工”实现数据的“增值”。

大数据无法用单台的计算机进行处理,需采用分布式架构,依托云计算的分布式处理,分布式数据库和云储蓄、虚拟化技术,云计算是一种互联网的计算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共享的软硬件资源和信息可以按需求提供给计算机和其他设备,这意味着计算能力也可以作为一种商品通过互联网进行流通。

三、社交网络

社交网络服务(SocialNetworking Servuce,SNS)是一群拥有这相同兴趣与活动的人创建在线社区,知名的包括Google-、Myspace、Plurk、Twitter、Facebook等。在中国大陆地区,以社交网络服务为主的流行行网站。

社交网络为信息的交流与分享提供了新的途径,只作为社交网络的网站一般会拥有数以百万的注册用户,使用该服务已成为用户们的每天生活的一部分,并对人们的信息获得、思考和生活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

十、人类产生和发展以来主要有哪些法律类型?

人类社会迄今为止,出现了四种法律,与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之后的社会形态相一致。也是法律的四种历史类型,即奴隶制法律、封建制法律、资本主义法律、社会主义法律。

前三种法律都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法律,社会主义法律则是以公有制为基础,且私有制并存的法律。